內蒙古牙克石市:“五指齊彈”抓黨建促鄉村振興
作者:李嘉琳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初夏的嶺上林都,萬物復蘇,處處激蕩著生機勃勃的氣象。近年來,牙克石市堅持把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作為推進農村發展的重要抓手,在筑牢村黨組織堅強戰斗堡壘、強化村干部教育培訓、選優配強駐村工作隊、持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推進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等方面持續用力,奏響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紅色樂章”。
健全機制,構建鄉村發展“新格局”。突出政治功能,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筑牢鄉村一線戰斗堡壘。堅持“三級書記”親自抓,“包鎮走村入戶”全覆蓋,結合“三點融合共建”要求,深化處級領導包鎮、鎮科級干部包村機制,構建責任清晰、各負其責、執行有力的鄉村振興領導體制,累計包聯困難黨員群眾40余戶。聚焦組織建設,推進村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水平。制定印發《牙克石市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規范化建設工作指南》,在組織設置、陣地建設、教育培訓等11個方面作出了詳細規定,完善可操作、可量化、可執行的規范化工作體系,讓村黨組織真正動起來、活起來、強起來。
凝心聚力,筑牢鄉村振興“橋頭堡”?;疖嚺艿每?,全靠車頭帶,鄉村要振興,選好“領頭雁”至關重要。牙克石市堅持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修訂《村干部規范化管理辦法》,每季度對村“兩委”成員及后備力量進行聯審排查,堅持“處級領導帶隊、用腳排查、全面覆蓋”,就“兩委”班子不健全、運行機制不規范等軟弱渙散情形開展實地踏查摸排,夯實筑牢農村基層組織基石。聚焦鄉村振興事業發展后繼有人工作目標,深入實施村級后備力量提升工程,緊緊把握“黨的領導、群眾公認、擇優培養”原則,培養村級后備力量48人,為村黨組織發展注入源頭活水。每年常態化開展村“兩委”干部能力素質提升培訓,今年以來累計舉辦培訓班11期149人次,采取專題講座、業務培訓、政策解讀、現場教學、分組模擬等方式進行授課,同時,以“晾曬比”為推進手段,扎實開展“比武爭星”活動,提高村“兩委”干部思想素質、業務水平和履職能力,為推進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選優配強,激活村黨組織“新引擎”。多點發力,健全完善常態化駐村工作機制,堅持市級統籌、精準選派,對全市14個村全覆蓋選派駐村工作隊,在產業發展、項目資金、技術指導等方面開展精準幫扶。從嚴落實管理駐村干部12條措施,加強日常管理和保障激勵,確保選得優、下得去、融得進、干得好,著力打造駐村幫扶“紅色隊伍”。堅持把鄉村振興一線作為培養選調生成長成才的主戰場,指導選調生扎實開展“七個一”行動,累計開展政策宣講、扶老助老、矛盾化解等420余件民生實事,與困難黨員、群眾結成聯系對子74個,組織集體活動100余場次,實現入戶走訪全覆蓋,為牙克石市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抓實產業,共筑鄉村振興“蓄金池”。牙克石市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牢牢扭住產業興旺這個“牛鼻子”,以黨建引領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在牧原鎮暖泉村,村民正在忙著新一輪的土豆栽種,村黨支部利用區位優勢成功招商,持續將“小土豆”做成“大產業”,每年帶動村民520余人就業,每人每戶增收3萬余元。牙克石市以扶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為載體,組織召開“三級書記”話振興暨扶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座談會,探索建立“黨支部+龍頭企業+農戶”“黨支部+電商”等發展模式,因村施策、分類指導,制定“一村一品”集體經濟發展計劃項目,強化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不斷提高經營性集體經濟收入,2022年底全市14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均突破30萬元,總收入突破3300萬元。
強化治理,畫好鄉村振興“同心圓”。牙克石市堅持把鄉村治理作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聚焦農民群眾最關切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有效發揮黨建指揮棒引領力量,以有效的鄉村治理助力實現鄉村振興。構建“橫到邊、縱到底、無盲區”的網格化管理服務,實現對網格內村民的全覆蓋、全方位動態管理和服務。全市共劃分農村網格117個、配齊配強“一長多員一助理”370余人,打通鄉村治理“最后一公里”。組建暖心服務小分隊117支,摸清核準空巢獨居老人、困境兒童、重病患者等特殊群體106戶,開展走訪慰問近3000戶,為327戶村民解決急難險重問題。通過組織扎根、資源下沉、服務進門、幸福提升,不斷提升鄉村治理現代化水平,為鄉村振興筑牢善治基石。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網紅扎堆麥田直播,無底線的收割流量當禁止
“記者被打”,派出所副所長被行拘值得反思
丁家發:兒童玩具必須擰緊“安全閥”
郭喜林:六一兒童節要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尚凡:“書包超重”傷害的不只是“祖國花朵”
周志宏:“小學生建議獲區及市級獎”說明什么
廖衛芳:高考“倒計時”父母切忌“幫倒忙”
謝寶旺:讓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麥收是龍嘴里奪食,失職瀆職必須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