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曉:摒棄“圈地思維”,打開“發展之道”
作者:張艷曉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黃河壺口瀑布一側沿途公路建圍墻,云南九龍瀑布群公路邊修圍欄,青海湖被網友戲稱為“鐵絲網湖”……文旅市場持續復蘇,但部分景點沿線公路“圍欄擋景”,讓遠道而來的游客心里添了堵。“關切游客安全”“內部擴建需要”“保護當地生態環境”,引發關注后,一些景區迅速作出回應。(10月10日半月談)
八天的加長版中秋、國慶假期剛剛落下帷幕,這個黃金假期內國內旅游市場到底有多“熱”呢?一份新出爐的國內出游統計單來告訴你答案:國內旅游出游人數8.26億人次,各地的“人從眾”景觀,逛逛逛、買買買,這個國慶中秋雙節讓14億國人好似過出了“年味”。
隨著旅游業的強勢復蘇和人們旅游的需求升級,如何接起高漲的旅游熱度,如何不讓游客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成了當下有關部門和景區的一道必答題??善行┚包c著實“煞風景”,有關部門不但“吃相難看”而且“義正言辭”,什么“關切游客安全”、“讓收益反哺村民”、“保護生態環境”...如此“私自圈地”“筑墻擋景”究竟是安全之舉還是圈錢之道?相信大家心中已有了定論。
此次雙節閃亮亮的成績單背后是在給文旅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劑”,當前我國的社會經濟已經進入后高速增長階段,這對文旅市場提出了新的要求。固守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只能是鼠目寸光,只有“格局打開”才能把握時代。公共資源人民共享本是應有之義,一些地方政府實施的景點的免費開放正是體現這一點,其中杭州西湖當屬“模范生代表”。政府管理者“千方百計”讓游客慕名而來,結果卻遭遇“盆景打卡”?這種“圈地思維”不僅敗壞了景區的自然和諧之美,也破壞了景區和政府的口碑和形象,可以說是損人不利已。
“圈地思維不是待客之道”同樣“禁錮思維更不是發展之道”,只有旅游相關的產業與景區形成良性循環,才能更好地推動一個地區整體的經濟繁榮。同樣,我們的黨員干部在謀事、干事上一定要看民意、聽民聲,效仿“模范生”打開眼界和格局,方能帶領一方百姓把路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北極鯰魚”的爺爺被開除黨籍,豈是事件終點
苗鳳軍:公務員被前妻用PPT舉報,反腐也是技術
黃躍成:孩子游泳池溺亡也有家長安全意識缺失
丁家發:用時5分鐘被罰2萬,維保電梯豈能走過
周志宏:“未成年人入住民宿”亟需設道安全卡
葉金福:地鐵專設“孕婦上車門”很有必要
周志宏:付費餐具咋就管不住呢?
曹燦輝:音樂“節”咋就變成了音樂“劫”
女子打百次110報假警被行拘是一堂普法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