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德福:讓地域文化符號迸發磅礴發展力量
作者:游德福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10月16日,為期3天的第十五屆中國江北水城·兩河明珠(聊城)葫蘆文化藝術節圓滿落幕。本次藝術節全面展示了葫蘆文化和產業的巨大魅力,傳播了聊城文化品牌,提升了聊城知名度和美譽度。在助力文旅興市和文化“兩創”的同時,書寫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精彩答卷。聊城葫蘆文化產業從破土而出的嫩綠細芽,到藤蔓綿延的一架春色,再到寓意興旺的結子繁盛,正釋放著蓬勃昂揚的生命活力!(《聊城日報》10月18日)
經了解,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象征,葫蘆代表著吉祥和繁榮,承載了悠久的文化底蘊。聊城的葫蘆產業不僅是聊城經濟的亮點,更是中國葫蘆產業的重要代表。葫蘆文化藝術節的舉辦,讓葫蘆從業者有了溝通交流的平臺。通過打造葫蘆文化藝術節,葫蘆產業在聊城實現了從種植到加工再到銷售的深度融合,成了富民產業,架起了連接傳統文化與現代產業的橋梁。既可喜可賀,也值得推崇效尤。
一座城市、一個地方的地域符號,最能體現歷史文化、人文生態,彰顯文化城市底蘊要傳承也要塑造。如果說傳承述說的是地域符號的前世,那么塑造則孕育著它們的今生。任何一種優秀的文化符號,只有隨著時代前進的步伐不斷發展、創新,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在讀圖時代、互聯網時代,要讓各具特色的文化符號保持較高的曝光度,就要持續開展地域文化符號的推介、傳播研究工作,通過視覺效果展現文化符號。以地域文化為魂,不斷把優秀的民間文化藝術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轉化為推動鄉村發展繁榮的精神動力和物質支撐。
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兼顧經濟效益,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提供更多優質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更好滿足人民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文化需求高起點謀劃,新思路推進,大手筆建設,力推文化與旅游、農業、科技、文創開發設計等深度融合、無縫對接,文化市場大繁榮,文化產業鏈條持續延伸,催生地域文化新業態,使地域文化符號更加璀璨亮麗。
讓地域文化符號迸發磅礴發展力量。文化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具有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烙印。各地要因地制宜,下大力氣樹立和突出各區域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生動闡釋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示中國形象、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把地域文化符號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典型示范和成功案例,不斷挖掘弘揚長城文化,守護傳承精神根脈,讓地域文化在新時代熠熠生輝,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葉金福:多給孩子上上“田間勞動課”
游德福:讓“隨手公益”提升城市文明成色
四代人都工作在茅臺,國企近親繁殖當休矣
電梯墜落致3死17傷,一次血的教訓血的警示
維揚書生:因“開門殺”致女孩身亡是對法規的
游德福:店員拾金不昧獲老板獎勵是正能量
游德福:窩藏涉罪好友被判刑的法律警示
韋其江:《海賊王真人版》熱血漫改的創新之作
郭喜林:耐心與毅力的神奇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