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躍成:我們不需要這樣頭條新聞
作者:黃躍成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10月23日,汪峰、章子怡同時在微博發文稱,“經歷了八年婚姻的我們經過慎重考量與商議,決定解除婚姻關系,未來將以親人身份共同撫養、陪伴孩子們長大,依舊是孩子們最信任的父母。”(10月23日觀察者網)
新聞一出,各種網站紛紛轉發,一時間上了熱搜。有網友調侃道,汪峰終于上了一次頭條。其實,這個頭條該不該上,完全是見仁見智。作為兩個受人關注的明星,自然有吸引眼球的自帶流量功能,引起一定的流量關注在情在理。但是,打開手機,一個個網站把此當爆炸性大事件來推送,這可是“皇帝不急太監急”,當事人恐怕都沒有這樣焦急廣而告之,倒反是媒體在搶新聞搶流量,“操之過急”了。以流量為主的自媒體、小平臺熱炒或許受利益驅動而有意為之,沒有大局觀只有私利,還說得過去,這是事實,也是不值得摻和的。而不少正規主流媒體也扯著"突發”、“快訊”等等吸引眼球字眼去趟這趟“是非之水”,直教人看不明,想不通。對此,有人質問,難道這波流量真的那么重要?真的能增粉無數,推動自身飛躍發展?大力宣傳這樣新聞對社會有很好的引導作用不成?
從社會職責、工作性質、道德文明、法律規定的都種角度來說,這樣不顧職業操守盲目跟風,大肆渲染炒作這樣明星感情生活,顯然在作一個錯誤引導。我們都清楚,在法律道德面前,明星也和普通人一樣,追求幸福是他們的權利和自由,他們當中一些人出現感情問題也很正常,分手完全是當事人作出的抉擇,屬是個人感惰問題,甚至是一些具體情節原因等涉及隱私,不宜公開。許多時候,明星私事不該成為眾人茶余飯后的談資,一些對當事人喜愛的人強烈關注可以理解,但媒體搶著去報道這事就不值得贊同了,尤其是媒體宣傳,從職業道德來說,本不該為了所謂熱點效應,連篇累牘,刻意炒作,推波助瀾,作不健康文化生活現象錯誤引導。就算自媒體也無權去過度炒作,指指點點,渲染事件,帶來社會不健康影響。
因為明星私生活,有別于舞臺生活,不宜過度舞臺化、公開化,這既是對個人隱私保護,更是健康傳播風氣營造的需要,特別是網民和社會需要更多過濾雜質優質信息,而不是那些不加選擇的不健康新聞。過度宣傳炒作明星離婚,既影響孩子健康成長,又違背中華傳統道德觀,特別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夫妻對普通年輕人有不良影響作用,再有不穩定的婚姻有影響家庭和諧,社會穩定,并不值得鼓吹。
更何況,婚姻自由,結婚離婚是兩個人的事,旁人何必操碎心?把頭條執搜留給這樣新聞,傷的是網絡風清氣正,健康氛圍,也給干擾當事人常人合法行為,增加當事人心里壓力,這樣的頭條全社會都不需要。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周志宏:“銀發族”出游比例上升 服務措施不
廖衛芳:“幼童墜樓悲劇”給家長再敲安全警鐘
老人立遺囑將3套房贈與寵物醫院的標本意義
殷建光:從上帝打開的窗戶中精彩騰飛
錢桂林:將霜降視為我們人生的“爽身粉”
廖衛芳:讓更多的公益電影“點亮”鄉村夜生活
丁家發:夜間施工許可證不是噪音擾民的擋箭牌
周志宏:網約車司機運營亂象該治治了
葉金福:合力打擊“中獎禮品卡”新型詐騙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