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波:讓不收彩禮“好岳父母”多些再多些
作者:朱波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嫁給愛,不是彩禮。”“幸?;橐鍪强績煽谧雍筇炫^斗出來的,不是靠娶閨女向男方索要高價彩禮要來的,移風易俗、喜事新辦才是正道。”據近日的《江西日報》報道,在江西省鷹潭市余江區洪湖鄉官坊村,村民官文昌、陳小敏夫婦是遠近聞名的“好岳父母”,其大女兒、大女婿是余江區首對“零彩禮”新人,隨后夫妻倆嫁二女兒也未收分文彩禮錢。在日前發布的江西省移風易俗“五個100”先進典型名單中,官文昌、陳小敏夫婦榮獲“不要彩禮‘好岳父母’”稱號。
毋庸置疑,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每個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雖然都不盡相同,但女孩子到了談婚論嫁時,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女孩子“嫁給愛情”,另一類則是女孩子是“嫁給金錢”。“嫁給愛情”的女孩,在結婚時幾乎不要男方的彩禮,因為她們相信自己人格是獨立的,人身是自由的,她們要為愛情而嫁,不愿把自己視作商品一樣賣出去。而“嫁給金錢”的女孩,在結婚時通常都是獅子大張口,向男方索要天價彩禮,誤認為,彩禮錢給的越多,越能證明自己越“超值”。
愛“嫁給金錢”的女孩子,腦子里似乎不關心自由、人格與尊嚴,也不太在乎自己結婚是嫁出去還是賣出去。長此以往,彩禮在不少地方尤其偏僻農村已經被扭曲了,不少家庭利用女兒的婚姻來索取高額的彩禮,有時候甚至是天價彩禮,這不僅讓很多家庭無力承受,也導致婚姻無法締結、情侶無奈分手。
摒棄以“天價彩禮”為陋習的不良社會風氣,推進文明鄉風建設,要與當地鄉村振興、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文化傳統相適應,尊重當地民眾的傳統好習慣,充分考慮群眾習慣和接受程度,既不搞強迫命令,更不能搞“一刀切”……今年年初,備受關注的第20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明確強調,各地要因地制宜制定移風易俗規范,強化村規民約約束作用,黨員、干部帶頭示范,扎實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為此,全國各地都把推動移風易俗、治理高價彩禮作為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大力開展整治高價彩禮專項行動,取得較好成效。如河南省寧陵縣倡導彩禮不高于3萬元,山東省沂水縣楊莊鎮提倡不要彩禮或少要彩禮,一般不超過1萬元,四川省涼山州提出婚嫁彩禮最高不超過10萬元……
給彩禮“限高”既是得民心、順民意的“惠民工程”,也是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減負工程”。各地首先要把推進文明鄉風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各部門分工落實的工作機制,讓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及村民自治等“三大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其次要在尊重民族和區域風俗習慣的前提條件下,深入研究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的形成原因,運用正反兩方面典型,加大傳統婚禮習俗宣傳;再者要在基本實現“村規民約”全覆蓋的基礎上,針對突出問題建立抵制和約束性內容。一方面,要把治理陋習與轉變觀念結合起來,不提不切合實際的治理目標和要求,不給基層和農民群眾增加負擔。尤其是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細化治理事項,排好整治計劃,雷厲風行推進整改舉措,讓專項治理有的放矢,讓治理舉措落實落細落到位;另一方面,要從群眾“愿接受、易實施、能見效”的問題入手,拿出“繡花針”功夫,找準“落針點”、練好“技術活”、織細“干群網”,以實際行動贏得群眾的理解與支持,讓基層治理工作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如河南省寧陵縣、山東省沂水縣、四川省涼山州等地,以“試點先行、典型引路,先易后難、循序漸進,以點帶面、全面覆蓋”的“頭雁效應”,或“以點豐富面、以面支撐點”的“磁場效應”,都有一些值得借鑒的經驗,各地不妨通過學習和借鑒,努力營造出“學先進、趕先進、當表率”的社會濃厚氛圍。
“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給彩禮“限高”不能停留在嘴上,也不能停留在紙上,要付諸實踐,要看到成效,遇到困難決不退縮,遇到矛盾決不回避,尤其是像江西鷹潭余江縣官坊村那樣,積極選樹一批自覺抵制高價彩禮的家庭典型,鼓勵基層首創探索,堅持典型引路、示范帶動、全域推進,讓“好岳父”、“好岳母”、“好公公”、“好婆婆”、“好女婿”、“好媳婦”……蔚然成風、漸成時尚,只有除舊布新、移風易俗,讓天價彩禮失去市場,讓健康婚俗蔚然成風,讓鄉風文明真正成為鄉村振興之“魂”。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苗鳳軍:借用社區衛生間遭辱罵,方便群眾有何
郭喜林:跨越自己,勢在必行
葉金福:多給孩子上上“田間勞動課”
游德福:讓“隨手公益”提升城市文明成色
四代人都工作在茅臺,國企近親繁殖當休矣
電梯墜落致3死17傷,一次血的教訓血的警示
維揚書生:因“開門殺”致女孩身亡是對法規的
游德福:店員拾金不昧獲老板獎勵是正能量
游德福:窩藏涉罪好友被判刑的法律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