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宏:“星星的孩子”需要你我共同關愛
作者:周志宏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在我市平陽路上有一家特殊的烘焙店,制作銷售月餅、牛軋糖、桃酥、曲奇餅干……從店里飄出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然而你能想到嗎?這些美味出自孤獨癥青年之手。店老板段慧星是一名孤獨癥患者的母親,她的初衷是讓這些“星星的孩子”,可以像普通人一樣勞動生活。(太原晚報10月21日)
人們常把孤獨癥患者叫做“星星的孩子”,因為星星看起來離得很近,其實很遙遠。它們獨自在夜空中閃爍,就像孤獨癥患者一樣,明明身體離父母和親友很近,心卻十分遙遠,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般情況下,孤獨癥患者隨著年齡增長,都會面臨無處可去、無事可做的窘境。如果一直“圈在家”,融入社會的能力將日漸退化。
段慧星的兒子在3歲時被診斷患有孤獨癥。從得知孤獨癥是一個終身障礙、不可能治愈的那天起,段慧星便開始在黑暗中摸索,為孩子尋找光明。
為了讓孩子有一技之長,盡可能融入社會,今年4月,她自籌資金辦起了烘焙店。許多孤獨癥患者家庭了解到這家店,也滿懷憧憬把孩子送到這里。在這里學做折疊包裝、食材稱重、擺放葡萄干等等,大多是一些輔助工作。只有反復教、反復練,才能讓孤獨癥青年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在這里,不僅可以學習手藝、接觸社會,還能體會勞有所得的成就感和獲得感。
經營烘焙店委實很不容易。然而,段慧星發現,“多數人覺得,孤獨癥患者感情冷漠,其實不是,他們感情非常細膩”。每每想到社會對于孤獨癥青年的接納度不高,看到孤獨癥青年工作時認真專注的狀態,段慧星就會更加堅定將烘焙店開辦下去的決心。目前,已有有30名孤獨癥青年在烘焙店“工作”。
段慧星不愧是一位善良的母親、一位真心呵護“星星的孩子”的母親、一位有博大胸懷和強烈責任心的偉大的母親、一位讓人肅然起敬的、了不起的母親。
“星星的孩子”需要你我共同關愛。這里,我們希望段慧星的烘焙店越辦越好,希望段慧星的舉動能夠得到政府的關懷和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更希望有更多企業和部門單位、更多人能伸出援手、獻出愛心,為“星星的孩子”搭建活動平臺,提供就業機會,給予更多關愛和溫暖。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葉金福:“買短乘長拒不補票被行拘”一點也不
游德福:拓展全球視野助跑經濟發展加速度
周志宏:期待“敬老助老”成為習慣之舉
郭喜林:在無言凝眸中欣賞美
因“開門殺”致人身亡,背后是對法規的漠視
葉金福:“首違不罰”體現執法溫情
苗鳳軍:女官員花50萬美臀想給誰看
朱波:讓不收彩禮“好岳父母”多些再多些
苗鳳軍:借用社區衛生間遭辱罵,方便群眾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