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國民:解決人臉識別爭議,需“反向而行”
[導讀] 人臉識別的濫用,可能存在著極大的危機。說到人臉識別的功能,如今它已是執法機關追蹤嫌犯時最強有力的武器;還有些醫療機構正通過分析人的臉部特征,來診斷某些罕見的遺傳疾病,...
作者:畢國民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近日,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薩默維爾市宣布禁止當地警方和市政部門使用面部識別軟件,成為美國第二個禁止該技術的城市。早在今年5月份,舊金山出臺法令,禁止警察和其他政府機構使用人臉識別技術。預計還有更多城市、甚至州在立法層面緊隨其后。(7月16日 新浪網)
實際上,中國在人臉識別商業化上走在前列,人臉識別并不是一項多么先進的新技術,幾十年來人們一直在使用它。最常見的當然是監控,無論是政府還是公司等,都需要用到它。只是由于精確度的快速提升、智能手機的廣泛運用和云計算的大力推動,新一代的人臉識別不僅比過去更精準,而且運用范圍也得到極大的拓展。
人臉識別的濫用,可能存在著極大的危機。說到人臉識別的功能,如今它已是執法機關追蹤嫌犯時最強有力的武器;還有些醫療機構正通過分析人的臉部特征,來診斷某些罕見的遺傳疾病,這也許能比其他手段更高效地在早期發現病情……但人臉識別對公民隱私權構成的威脅,也是前所未有的。
縱觀歷史,凡是擁有廣闊市場前景的新事物,不論是產品、技術還是生產模式,總是很難被政治和道德力量所阻礙??磥?,人臉識別也是如此。亞馬遜的發言人也說,“如果因為一些人可能選擇濫用新技術,我們就宣布新技術非法,那么我們今天的生活質量可能要糟糕得多。”
技術是中性的,這句話永遠都是正確的。在人臉識別技術和市場領域,未來中國和歐美國家或許應該“反向而行”:歐美需要適當放松管制,使之有機會得到更多商業應用的機會;而中國則迫切需要通過立法和監管,讓這項技術更加規范恰當地得到應用,使之造福于人。
相關新聞:
·美國莫慌,孔子學院不求逆差教育 (2012-05-26)
·美國在人權問題上一直是欺世盜名 (2012-05-26)
·美無心干預敘利亞,交好中國比啥都強! (2012-06-08)
·淺論俄羅斯倒向美國的可能及反思 (2012-06-26)
·大國心態面對世界的尷尬與窘迫 (2012-07-04)
·慰安婦改“日軍性奴”觸動了日本哪根神經? (2012-07-13)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新產業大亨被民間智庫看好 (2015-04-06)
·高連奎:一戰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高連奎:一戰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
畢國民:解決人臉識別爭議,需“反向而行”
周志宏:”大學生休學開網店賣假貨”是聰明過
苗鳳軍:副鎮長救落水兒童不必過多解讀
郭喜林:誰是性侵未成年學生老師的權力保護傘
周志宏:“假外教”“黑外教”層出不窮暴露監
苗鳳軍:常州奔馳連撞多車,但愿驚醒夢中人
宋鵬偉:行政拘留不足以震懾偷拍者
失蹤女童漳州出現,究竟是誰殺死了小子欣?
錢桂林:大熱天下走正步,真的能增強凝聚力
錢桂林:莫當官場上的“葛朗臺”
周志宏:”大學生休學開網店賣假貨”是聰明過
苗鳳軍:副鎮長救落水兒童不必過多解讀
郭喜林:誰是性侵未成年學生老師的權力保護傘
周志宏:“假外教”“黑外教”層出不窮暴露監
苗鳳軍:常州奔馳連撞多車,但愿驚醒夢中人
宋鵬偉:行政拘留不足以震懾偷拍者
失蹤女童漳州出現,究竟是誰殺死了小子欣?
錢桂林:大熱天下走正步,真的能增強凝聚力
錢桂林:莫當官場上的“葛朗臺”
圖評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