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建光:禁止“驚悚女”進站是保護也是教育
作者:殷建光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近日,有廣州的網友發布視頻稱,有人乘坐地鐵時,被要求卸妝后才能進站,消息沖上熱搜,引發熱議。有網絡視頻畫面顯示,廣州一地鐵站內進站口擺放了卸妝臺,化有驚悚妝容的乘客需要卸妝才能進站乘坐地鐵。(10月20日人民日報》
萬圣節沒到,“驚悚女”先行,這不是美麗時尚,是丑陋跟風。萬圣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為慶祝萬圣節的來臨,小孩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向逐家逐戶地敲門,要求獲得糖果,否則就會搗蛋。本來是西方小孩子的游戲,但是,現在社會上為了商業利益或其他目的,在10月31日夜里組織各種充滿妖魔鬼怪的活動,完全背離了萬圣節的神圣意義?,F在,一些人竟然用驚悚妝容,展示自己的特立獨行,好像很個性,其實是丑行。
之所以說是丑行,一是因為這是典型的崇洋媚外的產物,是不分美丑,一律汲取,而不是魯迅先生說的“拿來主義”,這是思想不成熟,情感不健康的表現;二是因為不懂得尊重公共秩序,失落維護公共場所美好的責任擔當。每個人都是社會公民,公民之“公”的含義,就是你的私行必須扛起對社會的公益擔當,這是必須的義務,你只想著自己用“驚悚”化妝表現你的個性了,但是,你卻成了驚嚇孩子的“妖魔”,成了破壞社會美麗和諧環境的“鬼怪”,這是公民失落基本擔當,必須給與提醒,進行禁止。廣州地鐵做法,是保護公共場所和諧美麗秩序,也是教育當事人承擔公民責任。
筆者認為,廣州地鐵的做法,當推而廣之,所有的公共場所都應該禁止驚悚女。因為這些年,萬圣節前后,驚悚女嚇壞老人,嚇哭孩子的事件時有發生,引發一些不必要的困擾和恐慌,造成秩序混亂或是其他嚴重后果;因為這樣的現象與我們中國文化精神格格不入,是西方毒瘤文化的泛濫;因為這樣的現象,不利于健康時尚文化的奔騰發展。社會發展,文明奔騰,丑陋的東西經常出現,我們不能任其肆虐,必須保衛自己的文化特性不受到侵襲,必須護航我們的文化審美健康發展。
大千世界,萬紫千紅,我們尊重個性,但是,不能放縱丑行;我們包容特色,但是,我們拒絕陋俗;我們學習借鑒,但是,我們反對借惡。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周志宏:“用保健食品代替藥品治病”使不得
“學生就餐時間僅限20分鐘,校長“嘗試”一下
周志宏:“星星的孩子”需要你我共同關愛
葉金福:“買短乘長拒不補票被行拘”一點也不
游德福:拓展全球視野助跑經濟發展加速度
周志宏:期待“敬老助老”成為習慣之舉
郭喜林:在無言凝眸中欣賞美
因“開門殺”致人身亡,背后是對法規的漠視
葉金福:“首違不罰”體現執法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