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宏:網約車司機運營亂象該治治了
作者:周志宏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司機剛接單就讓我額外加50元。”前不久,廣東汕頭的李琪與好友在某網約車平臺上打車,從學校打車前往高鐵站,等待半小時后一名司機接了訂單,平臺顯示價格為26元。很快,司機打來電話要求加價,如果不接受可取消本次訂單。對于司機的無理要求,李琪斷然拒絕,無奈只能取消訂單重新打車。(法治日報10月24日)
時下,在網約車平臺打車出行的消費者不在少數。然而,調查發現,像李琪這樣,在網約車平臺打車出行,卻被司機要求收取額外費用的情況屢見不鮮。有的是上車前司機特意打來電話要求加價,有的是上車后司機提出要返程費、車費補貼等,還有司機私自多平臺接單拼車的情況。
根據《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相關規定,網約車司機應按照統一的計程計價方式確定價格,在確定價格后,按照規定的方式收取乘客車費,不按規定方式收取或多收取費用的行為系違法行為,應予以行政罰款;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司機亂收費的行為無疑侵犯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按照民法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相關規定,消費者應當在訂單下定后,就知曉該訂單包括的所有費用以及行駛路線,讓消費者可以根據價格進行選擇。在訂單完成后再收取額外費用,顯然違反了消費者知曉價格并進行對比選擇的權利;承運人擅自降低服務標準的,應當根據旅客的請求退票或者減收票款。網約車司機不合理接單、收費的行為,涉嫌侵犯消費者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等;網約車司機私自利用多個平臺接單,導致乘客本來應當獨享乘車空間最后卻被迫拼車,屬于違約行為,司機應當按照拼車價格收取乘車費,或者全額退費。
之所以會大量出現網約車司機不合理接單、收費,其重要原因在于網約車市場飽和的大環境下,司機的實際收入減少。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網約車司機可能會抱著冒險和僥幸的心理,作出上述違約、違法行為;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網約車平臺的利益分配和派單機制不合理,網約車平臺對司機的提成過高,導致司機每一訂單結算后,實際盈利偏低;另外,平臺通過派單機制,嚴格控制司機每天的接單數量以及訂單金額,導致無論司機每天實際工作時間多長,最終收入有限。所以一些司機為了生存不得不私自收費,強制乘客拼單。再者,乘客維權意識不夠強,也縱容了這部分不誠信的網約司機。
這些行為的出現,表明網約車平臺存在監管漏洞,給網約車司機留出了違規運營的操作空間:平臺對于司機的資質審查不嚴格,對司機個人素質等方面的把關不嚴,導致網約車司機素質參差不齊;一些平臺對于司機的培訓和評估機制不合理,沒有建立起嚴格的培訓制度;平臺打車的價格管理機制不嚴格,缺乏對價格的監測。
網約車司機運營亂象該治治了。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當強化源頭管控,規范平臺企業資質的經營許可;壓實企業主體責任,打擊非法營運,對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等方面進行監督檢查,跟蹤服務,約談警示,對發現存在的安全隱患督促立即整改;聯合其他監管部門持續在客運站、高速收費站、服務區、學校等客流集散地常態化開展執法行動。
網約車平臺應該加強監管及技術支持,安排最佳拼車乘客,同時,對網約車司機要加大監管力度,加強對司機的出行規范及對乘客的出行安全保障;在維持正常商業運作的基礎上,平臺應保障司機的正常收入,制定合理的分配機制。此外,平臺在提供相關的管理規定文本外,還應當定期組織培訓,提高網約車司機素質。同時要簡化維權機制,增強乘客的維權意識和意愿。
乘客要在遵守社會道德的前提下,理性選擇服務,合理評價服務,減少糾紛發生,保障安全出行。如果遇到駕駛員多平臺接單,導致自己專車變拼車,可以拒絕上車,并向平臺投訴;如果是上車之后才發現問題,可以要求司機扣減相關費用,或保全相關證據,如訂單憑證、拼車的證據等,用于事后舉報維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葉金福:合力打擊“中獎禮品卡”新型詐騙行為
丁家發:酒店免押金免查房應成為行業標配
吉林打擊唱衰樓市不當言論,不知從何談起
徐蕾:以匠心致初心,以平凡鑄不凡
殷建光:呼喚奏響對老年友善三部曲
周志宏:“家門口應急屋”是送給居民的安全保
葉金福:酒店“免押金免查房”是一種多贏
周志宏:失能老人亟需一把“保護傘”
苗鳳軍:執法人員駕公車偷盜高粱,誰更應該反